主菜单

周亮工

周亮工(1612年-1672年),原名亮,谱名为圻,字元亮,又字伯安(又作百安、白安),号栎园,别号减斋、陶庵、栎下生、太白学人、偶遂堂主人等。祥符(今河南开封)人。中国清代官员、文学家、篆刻家、书画鉴藏家。

明崇祯十二年(1639年)中举,次年成进士,官山东潍县知县,迁浙江道监察御史。入清后,任两淮盐法道、淮扬海防道兵备参政、福建按察使、福建布政使、都察院左副都御史、户部右侍郎等。后屡次被劾论死,又遇赦。康熙二年(1663年),起为青州海防道,后擢江南江安督粮道,曾代理安徽布政使。康熙八年(1719年),被劾去职,不久病死。

周亮工博学多通,治学广泛,以经史旁及小学、地理、天文、音韵、书法、绘画、医药等多方面。周亮工文论思想比较通达,兼收并蓄,颇有创见。他批评文坛上“为周秦者若不许更为汉魏,为六朝者不许人更为唐宋”的取法前人、求同排异的不良现象,反对泥守“一帜一色”,提倡“树千万五色帜”。周亮工嗜绘画、书法、篆刻,善鉴赏,爱收藏,其文集中多题跋、引语、书后一类文字,如《题胡元润画册》《题徐青藤花卉手卷后》等文,对文物考古、版本改订多有参考价值。周亮工亦工诗,“论诗每以切题、自道性情为主,而所得矜奇,渐老渐熟似李杜”,反对专讲格调气色,主张作诗有真我,有真意,力矫晚明不良诗风。周亮工撰有《赖古堂集》24卷,《闽小纪》4卷,《全潍纪录》1卷,《字触》6卷,《印人传》3卷,《读画录》4卷等。

回到顶部